半岛APP《中国金融》|我国消费市场有望持续回暖
发布时间:2023-05-16
 2015~2019年,最终消费平均拉动经济增速4.2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速的平均贡献率达62.7%;疫情三年来,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回落至28.1%,平均仅拉动GDP增速2.0个百分点,最终消费尤其是居民消费,相较疫情前存在显著的产出缺口。消费的长期疲弱,不仅阻碍了经济的循环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宏观政策的实施效果。因此,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将促消

  2015~2019年,最终消费平均拉动经济增速4.2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速的平均贡献率达62.7%;疫情三年来,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回落至28.1%,平均仅拉动GDP增速2.0个百分点,最终消费尤其是居民消费,相较疫情前存在显著的产出缺口。消费的长期疲弱,不仅阻碍了经济的循环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宏观政策的实施效果。因此,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将促消费作为扩内需的首选。

  从消费恢复情况看,第一季度国内消费总体呈现温和复苏态势。今年1月以来,居民出行强度快速修复,1月末地铁客流量基本恢复至2019年水平,带动线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为3.5%,高于2022年12月的-1.8%;3月,受低基数影响,同比增速进一步回升至10.6%。若从2022~2023年两年复合增速角度看,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1%,3月降至3.3%。从环比角度看,3月经季节调整后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环比增速降至0.15%,低于1月、2月的0.31%、0.67%,表明消费修复斜率有所放缓,但仍处在温和复苏进程中。从通胀数据观察同样可以得出这一结论。不同于海外国家疫后高通胀情况,国内核心CPI同比在今年1月短暂抬升至1.0%后,2月、3月分别降至0.6%、0.7%的低位,一方面,这与国内劳动力较快恢复、复工复产稳步推进有关;另一方面,也说明年初经历消费场景快速修复后,消费修复斜率有所放缓,需求侧呈现温和复苏。

  从消费恢复领域看,出行类消费快速复苏,但与居民收入、地产后周期密切相关的汽车、通信器材、家电等耐用品消费仍表现疲弱(见图2)。社会消费品零售数据显示,餐饮、烟酒、石油制品等线下消费大幅好转,今年第一季度增速分别升至13.9%、6.8%、10.3%,均高于2022年12月的-14.1%、-7.3%、-2.9%;但在耐用品消费中,通信器材、汽车、家电销售较弱,第一季度同比增速分别为-5.1%、-2.3%、-1.7%,尚未转正。同样,1~3月通胀数据也显示,与出行相关的服务、衣着价格保持温和上涨,而汽车、消费电子、家电、租赁房房租等价格同比仍在下跌通道内。

  从细分人群看,年初以来消费呈现K型分化,高收入群体消费修复好于中低收入群体。例如,高价位汽车销量明显好于中低价位。据乘用车信息联合会披露,第一季度30万元以上汽车销量累计增速达16.9%,而同期30万元以下汽车销量累计增速仅为-16.9%。这主要与疫后中低收入群体收入普遍受损,青年就业形势不稳,消费意愿恢复偏慢有关。今年年初以来,16~24岁人口调查失业率持续上升,3月升至19.6%,高于2022年12月的16.7%,为2018年以来同期最高值。

  目前国内消费复苏步入第二阶段,居民收入和消费意愿进一步提升。从海外国家经验看,疫后消费复苏大致经历消费场景修复、居民收入改善和储蓄率回落以及超额储蓄释放三个阶段。当前消费场景已基本修复完毕,带动线下消费需求快速释放,后续消费动能的进一步释放,取决于居民收入和消费信心的恢复,即经济基本面的改善程度。考虑到疫情期间中低收入群体收入普遍受损,其风险偏好的修复需要一定时间,预计这一过程偏慢。

  此前有部分观点认为,超额储蓄或助力今年消费市场回暖,但从实际情况看,报复性消费尚未出现,年内超额储蓄较难释放。一是,国内储蓄率抬升源于疫情短期冲击和居民资产配置结构的深度调整,超额储蓄回流至消费的空间有限。相较于2019年,2020~2022年我国住户部门累计增加10万亿元超额存款,其中2020年、2021年、2022年分别贡献1.6万亿元、0.2万亿元、8.2万亿元超额存款。经粗略估算,因消费倾向下降贡献的超额储蓄为4.6万亿元,因购房、理财等投资性支出减少贡献的超额储蓄约为6万亿元。二是,超额储蓄释放以储蓄率回归常态化为前提,需等待居民风险偏好先行修复。三是,超额储蓄多集中于消费倾向低的高收入群体,转化为消费的效率较低,尤其是由于新增房贷利率下调、金融产品收益率下降以及房价上涨预期减弱,今年年初以来居民提前还贷现象增多,可能已经消耗部分超额储蓄,从原本的消费转向投资用途。

  从经济基本面来看,尽管短期内面临就业形势不稳、居民收入分化等现实约束,但也有一些积极信号值得关注,表明当前经济弱复苏预期有望向上修正。

  一是,年内出口仍具韧性,经济下行风险减弱。受欧美等发达经济体持续加息影响,其总需求整体降温,对我国的外溢性影响正不断显现。1~2月,出口累计同比下降6.8%,其中,电子设备、集成电路等机电产品出口额明显回落,主要受全球产业周期下行拖累。进入3月,国内出口增速大幅改善,同比增长14.8%。究其原因,除与欧美供需缺口短期走阔、国内复工复产加快推进相关外,也受益于RCEP政策红利持续释放,汽车和“新三样”(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产品出口优势增强。第一季度,我国对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同比分别增长16.1%、16.8%,远高于整体增速4.8%。第一季度,我国汽车出口同比增长81.6%,“新三样”产品合计出口同比增长66.9%,分别拉高出口整体增速1.2个、2个百分点。因此,在海外总需求回落背景下,我国与RCEP国家贸易往来加强以及新能源产品优势强化,有望形成缓冲垫,维持出口韧性。

  二是,房地产市场逐步回暖,房价上涨的城市个数增多,居民购房意愿回升。3月,70大中城市中,一线、二线、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房销售价格均实现环比上涨,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城市分别有64个和57个,比上月分别增加9个和17个。从全国商品住宅销售面积看,3月同比增速升至0.2%,高于1~2月的-0.6%。

  三是,疫后服务业迎来较快恢复,有助于带动居民就业和收入改善。疫情期间,从事接触性服务业的个体工商户和相关低收入就业者收入均受到较大冲击。2020~2022年,与个体工商户相关的经营净收入复合增速为5.6%,低于同期工资性收入复合增速6.2%。今年年初以来,服务业恢复持续向好,有望带动相关就业岗位加快恢复,进而改善居民消费意愿。今年第一季度,服务业生产指数累计同比大幅回升至6.7%,高于2022年全年增速-0.1%。3月,PMI数据显示,服务业正在加快恢复,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升至56.9%,高于上月和上年同期1.3个和10.2个百分点。从第一季度居民收入来看,经营净收入增速加快恢复,第一季度同比增长5.8%,高于同期工资性收入增速5.0%。

  从居民存贷款数据看,居民储蓄意愿有所减弱,消费和投资信心正在筑底。今年年初以来,居民储蓄意愿有所减弱,“去杠杆”势头缓和。从存款数据看,3月居民新增存款同比增量降至2051亿元,低于1~2月同比增量均值9375亿元,也低于2022年月均同比增量6617亿元。从贷款数据看,3月居民部门新增净融资同比多增4859亿元,其中,短期信贷同比多增2246亿元,中长期信贷同比多增2613亿元。居民部门新增净融资连续两个月维持同比扩张,表明居民预期可能正在筑底,“去杠杆”势头开始放缓。今年第一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倾向于“更多储蓄”的居民占58.0%,比上季度减少3.8个百分点;倾向于“更多消费”和“更多投资”的居民分别占23.2%和18.8%,均高于上季度的22.8%和15.5%,同样也说明居民储蓄意愿降低、消费和投资意愿提升。

  从消费复苏领域看,伴随消费场景修复、居民收入改善和房地产景气度回升,出行和居住类消费仍将是恢复重心。

  一方面,出行需求仍在持续释放,带动餐饮、交通、住宿、旅游等消费市场快速恢复。对比2019年和2022年居民消费结构可以看出,受疫情影响,居民消费中与居民出行相关的教育文化和娱乐、衣着、交通和通信支出占比下滑,相较2019年分别下降1.6个、0.6个、0.3个百分点(见图2)。随着消费场景修复,居民消费结构将回归正常化,带动出行类消费需求回补。从携程等平台数据看,今年“五一”假期,国内旅游需求迎来集中释放。携程数据显示,截至4月14日,今年“五一”假期携程境内航班搜索热度较2019年增长150%,跨境航班搜索热度较2019年同期也增长近40%。此外,据携程统计,截至4月14日,“五一”期间出行的国内单程机票含税均价为1206元,高出春节期间机票价格两成左右,较2019年同期均价高出54%,表明居民出行需求大增。

  另一方面,可选消费中,家电、家具、建材等居住类消费也随着地产销售和竣工数据持续改善,有望逐步回暖。第一季度建筑装潢和家用电器销售同比跌幅普遍收窄,家具销售同比增速更是取得了4.6%的正增长,这主要受益于“保交楼”工作持续推进,地产竣工端得以提振,第一季度竣工面积累计同比增速为14.7%。随着竣工端景气度持续提升、商品房销售逐步回暖,预计居住类消费将整体好转。此外,半岛APP在汽车销售方面,1~2月汽车销售低迷,自2022年12月的4.6%回落至今年1~2月的-9.4%,笔者估计,这是由于2022年12月多地发放新一轮汽车消费券,部分购买力被提前释放。3月,全国多地多个车企开展新一轮降价促销活动,3月下旬汽车销售已逐步回暖,当月汽车销售同比增速回升至11.5%。

  总体而言,今年消费市场预计呈现渐进式温和复苏。年初以来国内经济基本面企稳回升,出口维持韧性和房地产市场回暖,表明经济下行风险减弱,弱复苏预期有望向上修正。伴随经济形势向好,居民收入提升以及消费信心提振,将带动居民消费持续恢复,从结构上看,出行类和居住类消费将是恢复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