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APP观察 原油宝事件的反思与启示
发布时间:2023-09-02
 原油宝事件虽告一段落,但关于如何完善境内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反思不应就此结束。实际上,负油价事件的背后,是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的异化,是境内与境外投资者的对赌,也是短期投机与长期投资逻辑的博弈。而从更加宏观的视角来看,一方面需要肯定多元化金融产品引导市场资金的投资作用,另一方面也要反思这种投资行为对社会的综合效益,即长期的经济效益、积极的社会影响和正向的环境效应。  基于此,本文将从可持续发展金融产

  原油宝事件虽告一段落,但关于如何完善境内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反思不应就此结束。实际上,负油价事件的背后,是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的异化,是境内与境外投资者的对赌,也是短期投机与长期投资逻辑的博弈。而从更加宏观的视角来看,一方面需要肯定多元化金融产品引导市场资金的投资作用,另一方面也要反思这种投资行为对社会的综合效益,即长期的经济效益、积极的社会影响和正向的环境效应。

  基于此,本文将从可持续发展金融产品选择角度对原油宝事件进行梳理回顾与深入反思,并对可持续发展金融衍生品的现状和未来发展分别进行总结和展望。

  “原油宝”系中国银行601988股吧)推出于2018年1月的账户原油业务产品,属于商业银行的账户类产品大类,但产品实质与原油期货相同。实际上,账户类产品本并不罕见,几乎覆盖贵金属、商品、外汇等所有除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以外的金融市场。然而,原油商品期货往往具备突出的大幅波动走势和极端行情特点。

  2020年4月20日,芝加哥商品交易所WTI原油期货5月合约结算价收于每桶-37.63美元(人民币-266.12元/桶),可谓开启了金融市场产品的“负值时代”。此轮黑天鹅事件撼动了全球金融市场的投资底线,亦使以东方国家为主的国际投资者蒙受了巨大损失。根据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数据统计,按照当日结算价平仓的多头合约7.7万手(一手为1000桶油),损失金额合计近45亿美元(约320亿人民币),涉及中国、印度韩国(三星旗下ETF)等国家。

  其中,中国银行“原油宝”产品持有多头头寸约2.4到2.5万手,合计损失约90亿元,而中国银行2019年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为1,874.05亿元。据《财新》报道,此次事件造成中行客户直接损失保证金42亿元,涉及客户6万余户,占全部原油宝产品客户的54%。

  原油宝事件发生至今,投资者与中行始终各执一词。虽然中国银行已明确表态责任的承担,但仅从产品合约本身的执行情况来看,中行其实可以在法律义务上将责任撇清。然而,从投资者的角度来说,产品设置、推介及制度设计究竟是否合理,是本事件的症结所在。现将事件中的市场疑虑、解释与客观评价整理如下:

  随着《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的逐步落地和我国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境内金融机构和投资者将频繁与高成熟度国际金融集团正面交锋。因此,对于金融机构而言,无疑需要深化对极端市场风险的认识,并在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之间找到平衡。而从可持续发展金融产品选择的角度来说,有以下问题值得反思:

  期货产品设计的初衷在于风险对冲,但前提是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产品价格波动趋势相对一致。然而,与豆粕、鸡蛋等商品期货相比,原油类商品期货往往具备突出的大幅波动走势和极端行情特点,甚至出现对实物原油基本面的过度反应,成为资金持有者进行投机博弈的标的。由此可见,对于商业银行等以中低风险客户群为主体的金融机构而言,涉足金融衍生品市场的产品创新,需要谨慎选择其标的资产。

  2018年5月,证监会曾在党委会中提出,要借鉴国际经验,探索利用碳排放权期货等商品期货新品种助力大气污染治理和应对气候变化。以已推出的上海碳配额远期为例,其实质为对“二氧化碳排放权”的买与卖。而碳市场体系可以在促进低碳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同时降低期货产品的投机属性。

  如果可持续发展金融产品涉足金融衍生品市场,大概率将通过产品组合的手段完成,即资产配置。资产配置强调短期投资与长期投资的结合,而除具有明确规定期限的金融产品外,多数产品的期限特征并不明显。显然,并非所有金融产品都具有长期持有的价值。那么,从可持续投资的角度来说,是否需要配置具备投机属性的产品,或配置比例如何,值得思考。

  受制于我国金融市场存续年限,国内投资者对金融产品的认识尚不成熟,大比例依赖于对金融机构的信赖程度。因此,需要金融机构对以下三点做出判断:(1)线上与线下营销中产品宣传设计的导向性,(2)与客户直接接触的金融从业人员对于金融产品的认识,(3)产品口碑传播过程中出现的信息扭曲。

  可持续发展金融产品的难点在于金融产品的创新。而金融产品创新过程中难免涉及跨市场操作,这也是金融业混业经营的大势所趋。但是,在金融产品的顶层设计中,需要避免不同环境下相似产品的过度差异化,包括监管要求的差异、产品经理人员资质的差异、客户资质的差异等。

  在国际市场上,可持续衍生品被视作可持续金融的下一个增长点。而这种增长不仅在于金融机构社会责任践行、声誉风险的考量,更在于客户需求的拉动。例如,2019年以来,商业银行将衍生品市场投资定位转向ESG挂钩产品,以满足专注于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问题投资者的产品需求。而在前一年,商业银行出售ESG挂钩产品的目的则在于对冲利率和货币的波动。

  截止目前,欧洲期货交易所(Eurex)、纳斯达克(Nasdaq)、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等都推出了 ESG 衍生品,即基于ESG指数的期货、期权产品。其中,以Eurex的产品最为齐全,现展示如下:

  可持续发展金融的目的在于推进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达成,并创造可计量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综合价值,而推进手段在于金融服务与投资方式。虽然现阶段仍以股权、债券、信贷等产品为主,但也需要向更加多元的金融市场延伸。其中,金融衍生品市场不仅自身可以吸引高风险投资者对可持续发展金融的关注,而且可以通过与传统产品的有机结合创造出更多吸引投资者关注的可持续发展金融产品。

  当然,产品的研发与推广需要建立在投资者认同的基础上,这就需要市场对于秉持可持续发展金融理念投资者的持续培育。

  作者系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博士后研究员、可持续发展金融创新实验项目博士后研究员。

  可持续发展金融创新实验项目由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联合社会价值投资联盟(深圳)、博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作为种子发起单位共同发起。以推动可持续发展为使命,以共建金融行业生态为目标,在坚持开放、共创的基础上,跨界对话、共创为特色,结合理论研讨、实践探索、迭代提升等多元手段的开创性社会实验研究。半岛APP